◇◇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当选的院士也有作假的?

作者:难得糊涂

方舟子先生,
您好!

  我非常喜欢新语丝网站上的文章,对你的行动大加赞赏!

  除你提到的学术作假的方式,例如篡改文章作者名字的,一搞多投(但文章
题目大多不变)的等以外,我无意中又发现一种一搞多投的,文章题目也改写了,
这个就不容易发现了。

  我发现最近新当选的院士田中群教授的两篇文章如下:

1. Liu B, Xiang J, Tian JH, et al.
Controllable nanogap fabrication on microchip by chronopotentiometry 
ELECTROCHIMICA ACTA 50 (15): 3041-3047 Sp. Iss. SI MAY 20 2005
 
2. Xiang J, Liu B, Wu ST, et al.
A controllable electrochemical fabrication of metallic electrodes with 
a nanometer/angstrom-sized gap using an electric double layer as 
feedback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44 (8): 1265-1268 2005
 
  题目完全不一样,但作者阵容基本一样,只是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调换了位
置而已,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可是如果你仔细阅读这两篇文章,发现基本上是雷
同的,实验结论完全一样,两篇文章的投稿日期仅相差16天,这是其一。另外,
两篇文章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除有些实验是在同一浓度条件下外大部分的实验是
在不同的浓度条件下得到的,第一篇文章的浓度比第二篇文章的浓度高1000倍,
这也不奇怪;但有意思的地方是,第一篇文章有图8个,第二篇文章有图5个,即
使实验条件不一样,可是得到的图完全一样,比如第一篇文章的图5和第二篇文
章的图3完全一样,连实验误差都一样,这是难以理解的!实验数据的趋势可以
一致,但实验数据点完全一样,作纳米化学的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表明作
者至少有一个实验是杜撰的,造了假!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电镜图也完全一样(如
第一篇文章的图4b和第二篇文章的图2c)。

  或许这是学生干的,可田院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这样高级别的杂志上,他不可能不有所关注!

  我也是偶尔看到这两篇文章的,所以不是针对他个人,我和他没有任何恩怨!
希望方舟子先生关注一下这个事情,我也只希望中国的学术环境以后会好一些。

(XYS2005122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